千里走單騎

先前的《無極》讓人貽笑大方,一個號稱國際化的製作團隊可以這一種級數作品,所以很多人對同期上映的《千里走單騎》寄予厚望,應為張藝謀不終於醒覺不搞神化鬼怪大龍鳳了,返樸歸真的說一個鄉土故事,說不定是一匹票房黑馬。對於持有這些論點的人,有很多都自以為自己很清醒,知道國片不應該像陳凱歌那種抓錢兼忘記自我的路線,看見張藝謀終於肯拍回文藝片便精神亢奮起上來,覺得自己的眼光不像市民大眾一般無知,於是評論一邊倒的讚好,認為是一個感人至深的佳作。


張藝謀這次是真的返樸歸真,卻是歸於「天真」,又或者可以說是「世故的天真」。高倉健與患有絕症的兒子多年來不和,高倉健知道兒子喜歡中國雲南的面具戲曲,便遠赴雲南找尋那位藝人唱一曲「千里走單騎」,以圓兒子的心願,而在中國的過程又讓他領略到與兒子之間問題的核心。導演找個小朋友讓高倉健抱一抱便以此作為比喻,高倉健因此就知道自己兒子的距離有多深,這個拍法何等兒嬉,我認為高倉健甚至不是領略,而是借這位小朋友的親切,讓自己更不去想為何與兒子有問題,只一句「我也不知我有否這樣緊緊擁抱過兒子」便把所有可以探討的方面打發了事。可能張藝謀不想觀眾想太多了,他也只是想拍一套讓人「覺得」有點意思的片子,所以便這般裝模作樣地混過去了。


我說是世故的天真,就是張藝謀現在貴為大師,總要肩付起某些使命,這次的角色便是中日友好大使了。高倉健來到中國,沒遇過一個壞人,全部當他神一樣必恭必敬,基本上那個「往監獄拍戲」的高難度過程其實一點難度也沒有,完全不能突出他經歷過後那種領悟的可貴。張藝謀這次可算「從良」了,應該不會又有人走出來罵他專揭中國人瘡疤給人看吧。特別去到雲南拍攝,那些美麗景觀又可以增加旅遊外匯,實在一舉兩得。倒是我看不出有何「情景交融」的情調。


全套戲我只想到:「懶惰」。為了找高倉健來演,胡亂編個劇本,把當中所有的人和事都說得美好,看到的都是兩個民族最好的一面,沒有缺陷也就沒有思索的空間,也難怪高倉健能這麼便捷地便解開了與兒子的宿怨:因為兒子一死,便根本不需要解決甚麼問題吧。說張藝謀是回歸鄉土電影是言重了,相反他這次更是四兩撥千斤,骨子里也都仍舊是販賣一種讓人人都舒服的商品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